全国党建网站联盟>>中央党员教育系列平台>>
当前位置: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 安徽省 > 黄山市 >

2024年度黄山区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盘点

发布日期:2024-12-31 15:43信息来源:黄山区委组织部 作者:黄山区委组织部 【字体:   收藏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作为召集人,强化前线指挥、一线指导。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抽调区委组织部、农业农村、财政、民政等部门业务骨干5人组建区级工作专班,同步成立乡镇、金融机构、村三级工作专班。

全面压实责任。健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根据成员单位职能分解5个方面39项年度工作任务,完成20个成员单位2024年度重点攻坚项目认领,将各部门资源力量有效统筹,营造党委领导、政府 推动、多方协同、群众参与的长效机制。

分级系统培训。在甘棠社区省级村干部实训基地召开黄山区“党建+信用”工作推进会暨服务平台业务培训会,系统解读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3.0版政策,对新平台乡风文明评议、信息采集、和美积分及礼遇场景平台功能模块操作进行实操,实现区乡村三级培训全覆盖。

提升乡风文明评议实效。 在开展乡风文明评议前,设置“红黄榜”评选,对村民日常文明信用行为纪实,每一季一评,流动上榜,在村组内张榜公示,树立乡风文明“风向标”。通过评选好婆婆好儿媳、最美庭院等措施,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陋习,培养科学、文明、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对我区村风民风、村容村貌得到明显的改善。组建102名区、镇、村三级管理员和573名采集员构成的信息采集队伍。明确龙门乡轮渡村、新明乡招桃村等14乡风文明评议镇级观摩点,聘请79名观察员全程对乡风文明评议流程进行监督,确保公平公正。乡风文明评议培训工作则下沉至乡镇,区专班人员到场指导。

引入金融活水。引导各金融机构持续落实“金融八条”措施,8家金融机构签订了《黄山区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农村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共用公约》,为79个村(社区)配备金融村官工作室(台),完善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服务管理。派出金融专员49名,连续两年举办金融专员“擂台比武”,定期深入“五个一”产业核心产区,了解农户用信需求,切实找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着力点。

拉长惠民清单。整合市区礼遇15条,贴近民生需求,基本覆盖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教育礼遇在全市推广,梦幻黄山文旅礼遇提级为首个省级信用礼遇(汤家庄民宿、水上运动也已升级为省级礼遇)。结合区级重点工作开展“信用四进”(“信用进和美”“信用进集采”“信用进民宿”“信用进电商”),与“徽采云”乡村振兴馆合作的供销礼遇在全市率先打通信用主体产品进政府采购路径。

丰富信用场景。打造焦村镇汤家庄村、甘棠镇甘棠社区等示范点8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甘棠镇甘棠社区和美礼堂、婚俗馆6月正式投入使用。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宣传,将“党建+信用”工作纳入村书记、主任、第九批选派干部等培训班课程,规划实训观摩路线1条,有效串联信用示范基地、信用夜市、信用菜市等特色阵地。

树立文明导向。以信用治理为牵引,探索试点“一往情深·满格服务”行动,打造乡风评理堂、村民说事室等载体阵地150余个。发动村组干部、网格员、金融“村官”、法律顾问等多方力量参与,结合区域特色,将清洁化生产、茶园绿色防控、家门口的美化与周边民宿统一风格等内容有机融入乡风文明评议指标,营造主客共享、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

巧用积分营造氛围。制定积分兑换细则,通过线上平台,由网格员、村民提报各类行为,村两委进行审核积分,季末村民可凭借积分到信用超市兑换心仪的商品。鼓励村民通过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获取积分,建立信用积分和物品兑换台账,结合自然村落散布的实际情况,创新设立信用积分超市流动兑换点,让行动不便的村民不出村民组即可用积分兑换物品,以兑换便利提高得分积极性,助推“小积分”兑换“大文明”、“小礼品”汇聚“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