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黄山市黄山区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行政村三类主体评定,甘棠镇、仙源镇、三口镇、乌石镇、新明乡等5个乡镇20个村试点完成信用户评级和信用村评定工作。评出A级以上信用村2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81个,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50个,信用户7348户。
引进数据资源。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运用数字化手段,精准分析农户信用数据,整村推动,多元汇聚农水、自然资源等方面涉农部门数据资源,借助资产资源计算器实现精准数据归集,试点推动信用信息作为村规民约管理积分制的重要内容在腾讯“为村”、智慧社区等平台进行线上记录、动态管理,持续健全完善农村信用专题数据库。着眼信用服务,通过提供信用评级结果、信用报告等方式,加大数据供给,实现20个试点行政村党建金融服务室建设全覆盖。
引导乡风文明。深入挖掘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典型做法,评选树立身边典型,将党建引领信用村工作与“板凳课堂”“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等载体深度融合,依托“乡风红黄榜”“信用好·生态美超市”进行精神物质双向激励,有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志愿服务,营造“人人争当信用户 村村共建信用村”的浓厚氛围。细化乡风文明评议“六个好”内容,以“基础分+加分项+减分项”对村民日常行为纪实,完成全区79个村34134户乡风文明评议,其中90分以上3895户,占比11.41%。
引入金融活水。深入贯彻落实市“金融八条”,试点组建12支党建金融联盟,签订信用信息共享共建公约,推动“资源共用、活动共办、难题共解”。搭建银村对接平台促进银行金融产品与村集体优质项目沟通,推动焦村镇汤家庄村、汤口镇冈村村等完成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项目授信64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运营开辟新路径。8家银行业推出党建引领信易贷、振兴快贷、助农E贷等16款全流程信用专属金融产品,制作《黄山区指尖金融手册》,2022年度完成授信37548.3万元、用信20858.8万元。同步落实风险补偿准备金200万元,专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保驾护航。
引领向上向善。围绕群众关心关切内容,出台《黄山区“信用礼遇”12条》,优化信用证、信用码等使用方式,为信用户提供教育、医疗、交通等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优惠礼遇,推动“看不见”的信用转化为“看得见”的荣誉和实惠。总结试点经验,丰富信用广场、信用夜市、信用菜市、乡风评理堂等特色阵地,着手打造“先进村”甘棠社区、“代表村”乌石村、“红色村”中墩村、“名茶村”猴坑村、“民宿村”汤家庄村等五个实训基地,挖掘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5个方面典型案例42个,通过案例展播等形式进一步群众政策知晓度和支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