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山市黄山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信用支撑、支持发展、规范行为”,聚焦重点,真抓实干,深入基层一线听取群众心声,引流金融活水持续浇灌产业发展、开展乡风评议持续引导文明风尚,做好结合文章,高质量推动“党建+信用”工作。
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抽调农水、财政、民政、金融等部门业务骨干组建区工作专班,同步成立乡镇、金融机构、村三级工作专班。印发《黄山区推行“党建+信用”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各单位职能分解5个方面39项工作任务,定期进行工作调度。针对氛围营造、乡风文明评议、信息采集等重点工作,编印《工作提示》12期,精准指导调度。
强化试点探索,夯实评信基础。选取5个乡镇20个村作为试点村,归总正负面清单,组建评议小组,围绕信息采集App操作和注意事项,开展全覆盖业务培训。按照“一户一评”要求,完成9639户农户信用评定,其中A级以上信用户7348户,占比76.23%(其中AAA级1644户、占比17.06%,AA级4209户、占比43.67%,A级1495户、占比15.51%)。根据村级自主申报、乡镇初审,目前初评出AAA级信用村9个、AA级信用村9个、A级信用村2个,正在对外公示。
强化金融助农,浇灌产业发展。深入79个村开展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采集。完成全区8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采信评级,评出AAA级村集体经济组织77个、AA级村集体经济组织4个。完成37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信评级,评出A级以上信用主体350个(其中AAA级108个、AA级142个、A级100个)。着眼用信服务,联合8家银行业推出“新农易贷”“强村贷”等专属金融产品16个,并进一步简化流程。召开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推进会暨银村对接会,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金融机构达成授用信意向。出台《黄山区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风险补偿准备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落实风险补偿准备金200万元,专项为信用村和信用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信贷担保支持和风险补偿。
强化乡风引导,推动信用治理。围绕“六个好”内容,采取百分制赋分模式,完成全区79个村34134户乡风文明评议,其中90分以上3895户,占比11.41%。在“双网融合”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建强信用网格,以信用治理为牵引,探索试点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一体嵌入自治、法治、德治,推动三治融合。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行乡风文明“红黄榜”,评选村级“好媳妇”“好婆婆”“好邻里”“公益之星”等乡风文明先进典型500余个,浓厚“人人守诚信村村讲信用”的宣传氛围。
强化信用礼遇,丰富运用场景。出台《黄山区“信用礼遇”》,为信用户提供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优惠政策,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支持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的积极性。围绕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打造新明乡猴坑村、仙源镇弦歌村等典型案例5个。申报实训基地2个,目前甘棠镇甘棠社区依托“腾讯为村”平台,进行线上计分、评议、公示和意见建议收集,建立“耕耘者”村级事务管理积分制,已打造2堂精品课,持续丰富信用广场、信用夜市、信用菜市等特色阵地,串联实训观摩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