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通知,决定对99名“一改两为”先进典型个人和50个“一改两为”先进典型集体予以嘉奖,我市6名个人、2个集体入选。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黄山先锋开设“一改两为”先进典型专栏,对他们的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 01 把群众满意当作工作追求 ——歙县徽城镇党委书记张晖 作为基层乡镇“一把手”,张晖同志始终聚焦群众关切、聚力民计民生、聚心企业服务,自觉对标省委“一改两为”的要求,政治上坚定坚决、行动上紧跟紧随,率先垂范、带头践行,以改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保稳定。 坚持“党建+信访”,把群众事当作自家事 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抓信访。徽城镇常住14.2万人,信访案件多发。2022年初,张晖牵头制定《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年方案》,把信访化解工作放在镇党委年度“三大攻坚战”的首位,谋划对历史积案进行大起底、大梳理,逐案审定工作举措,带头包案化解,14件久拖未决的重点案、疑难案得以解决。以将心比心的态度抓信访。张晖把信访诉求当做群众需求第一信号,以“驻村夜访”为抓手,实行领导接访、带案下访,落实“清单+闭环”等四项机制,全年阅批信访件234件,带动镇村居干部包保解决225件,化解矛盾纠纷860起。 深入农户驻村夜访 坚持“党建+助企”,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以上率下,主动服务。全力推动“新春访万企”“四送一服”“助企便民融资服务”系列行动,79名镇干部分头联系237家企业,解决问题173个,为企业争取资金6500余万元、解决用工400余人、引进技能人才13人。从下到上,精准服务。2021年张晖赴杭州“体悟实训”,回来后便着手建立企业服务和发展需求清单,以“新安夜话”为抓手,解决了企业土地、资金、物流等困难,推动企业释放产能、提质增效。2022年,全镇引进项目4个,其中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超11亿元;37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30亿元,贡献税收8000万元,同比增长3%。 跟进帮扶引进的国兰文化项目 坚持“党建+为民”,把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 不忘初心,情系人民。组织镇村居党员干部开展“幸福来敲门”活动,走访群众8800余户,回应关切1300余条,解决问题600余个。2022年,南屏村枇杷滞销,张晖深入村组实地调研,对接县委组织部、工会等部门,牵头谋划以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中收购助销的模式,及时销售枇杷28.5万斤,为村集体带来收益11万元。用情用力,解决重点。全力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累计投入民生资金5000万元,办成安全饮水等一批惠民实事。特别是在老年助餐点的建设上,张晖全程紧盯布局布点、资金筹措、日常运转,推进10个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顺利运营,日均接待老年人用餐500多人。 指导斗山社区老年助餐点工作 02 聚焦民生主线注重稳岗就业 ——徽州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黄菲菲 黄菲菲同志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是最大民生”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身作则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一改两为”要求,创新务实举措,打好稳就业“组合拳”,2022年全区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395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32.71%,推动徽州区连续2年在全省就业创业绩效评价A类县中排名前列。 勇挑重担,用心服务企业用工 坚持以高质量服务企业为己任,积极深入辖区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用工情况,一年来共走访企业110余家(次),为企业解决各类用工问题46件。创新开启“线上+线下”、“白+黑”招聘会模式,全方位搭建就业信息平台。2022年初,在走访安徽新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时了解到该公司因为扩产缺工约100人,她立即为企业组织举办专场招聘会,为企业招入员工67人,即时满足企业用工需求。2022年共举办招聘会248场次,服务企业130户,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397人,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3956人。 举办特色招聘会,助力各类群体就业 主动作为,助企纾困保就业 坚持以高质量帮扶企业群众为本职,推行“政策找人、政策敲门”模式,主动上门宣传就业创业政策,组织工作人员“一对一”提醒指导企业、群众申领补贴,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从被动申请到主动服务的跃升。2022年,通过“政策找人、政策敲门” 落实稳就业政策资金1700余万元,520余家企业受益,有效减轻企业负担,稳住就业岗位。“以前追着就业创业政策跑,如今政策主动找上门,现在政府对于我们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真是太周到了,特别是这个一次性创业补贴是首次个体工商户也可以领取,黄菲菲主任主动上门告知我并指导我申报补贴,为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点个赞。”收到一次性创业补贴的汪建芝由衷夸赞。 推行“政策找人 政策敲门”模式,落实帮扶政策 真心真情,助力重点群体就业 黄菲菲同志扎实落实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组织开展“暖民心 稳就业”专项活动,对中心城区700余家实体经营户进行“地推”式就业服务,帮扶三公里范围内市场主体与求职人员精准对接。积极推广“邻工集市”APP小程序,实现“求职不出门、就在家门口”。如:一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张兰鑫,通过“邻工集市”三公里就业服务APP,成功地找到了一家适合她的就业岗位。积极组织实施“53353”拓岗行动计划,开发短期就业见习岗位90个、公益性岗位167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86人,开发疫情防控员等临时性专项岗位93个,安置上岗93人。2022年全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417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29人,全区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1897人。 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建设 开拓创新,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坚持以激发双创为履职导向,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利用“互联网+”创新推出创业担保贷款“线上贷”,实现全流程网上审核。“受生猪市场的影响,我养殖场出现了资金短缺,黄菲菲主任向我推荐了创业担保贷款“线上贷”,第二天就从银行获得20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徽州区西溪南镇石桥村猪仔养殖基地负责人汪国强说。2022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94万元,其中“线上贷”860万元,创业带动就业586人。 了解创业者实体经营情况,宣传创业担保贷款
编者按: